据悉,截至2010年8月,CEZ估计共得到了大约10-20亿欧元的税收补贴,所以CEZ公司有义务按政策在2013年开始支付税收。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高硼硅玻璃毛坯管只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而水箱、支架的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在各地均有很多手工生产作坊,造成配件质量参差不齐。第二季度考核情况中,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仍然位列被取消资格的重灾区——在31个地区共50家被取消资格的企业中,有40家注明了是太阳能。
面对美好的未来,有专家指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亟待升级转型以克服成长的烦恼。光芒集团也于2009年起启动了金牌服务战略,全面升级服务理念和模式,为客户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亲情化的增值服务,创造良好的用户服务体验,持续不断地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期望。[page]前不久,力诺瑞特的中温产品——钛金管太阳能集热器完成了专家组认证,该产品的市场推广预示着太阳能热利用将进军工业领域。嘉兴市太阳能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质量、技术、服务等诸多瓶颈没有突破,这已成为太阳能产业成长的烦恼。今年,该公司又整合产品、服务优势,推出了热水管家服务品牌,提出了从热水器、热水到热能的产业探索路径,并明确表示要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方案服务商跨越。
他指出,大企业要想巩固自己的位置,要想使企业产品升级进而提高企业等级,就一定要进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行业具有发展基础。该协会通过对安徽黄山地区的40多位经销商走访调查发现,令经销商们最棘手的问题是控制仪表返修率高达30%,部分产品每年至少返修1至3次,导致下乡入村费时费力,并且新旧库存同步增长。他找到了当时阿特斯太阳能公司商业执行总裁佟兴雪,佟兴雪是当年国内少数具备十年以上光伏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的人才。
偌大的中国市场,太阳能热水器总量只有区区8亿元。每次去外地出差,他都拿着笔记本拜访国内太阳能方面的专家学者。黄鸣: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请用太阳能黄鸣大学时学的是石油矿场机械,工作后搞石油钻探装备研究,所学专业让他知道,全球尤其是中国的石油储量甚至不够这一代人开采利用的。彭小峰大学毕业后在江西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辞职创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主要做劳保用品,赚取了第一桶金。
至此,大陆光伏产业第一家企业落户无锡。业内人士也不看好尚德的未来,并声称:又一家只打雷不下雨的企业来到了中国。
后来,杨怀进找到了他原来的老师徐成荣。彭小峰凭借多年的贸易经验和资源,在公司基地还没建好之前,就签署了大量国际硅原料和设备合同,而且是长期的、价格很便宜的订单。当时,一项10万元的工程,在工程款已预支一半的情况下,工程公司员工冲进施正荣的办公室逼债,扬言要搬走设备抵债。中国太阳能产业市场容量1995年是8亿元,到1996年是12亿元,此后的数年里,这些数字分别是15亿、20亿、30亿、40亿元,到2002年接近100亿元,2009年达到了600亿元。
[page]施正荣抓住机遇,立即建设了第二条生产线。两人第一次见面交谈后,佟兴雪对彭小峰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有魄力、有市场感觉、能把太阳能行业做大的人,你就是这样的人。彭小峰:未来五年太阳能将改变人类生产方式 2007年10月8日,《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大陆40富豪榜公布,江西塞维彭小峰排名第六,身价达38.5亿美元。杨怀进1999年回国后,看到了光伏产业的美好前景,力邀施正荣回国创业,并告诉施正荣:我先在国内给你投石问路。
2003年,中国也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计划,这让尚德的产品终于在国内外市场有了销路。2006年,江西赛维投产第一年,多晶硅片产能就达到200兆瓦。
2005年7月,江西塞维在新余市成立。那一年,杨怀进背着投影仪,带着250多页的光伏产业报告,周游全国,给各地有关部门做科普,介绍光伏产业。
2001年,皇明出资1000多万元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推出绿色中国——百城环保大型活动,在全国100个城市展开,投入的人力达2万人次。没有市场,产品再好也无人问津,黄鸣决定替天布道。当地政府听了很感兴趣,并希望他把基地建在新余。可是,杨怀进却被人当成骗子,他介绍的光伏产业也无人问津。施正荣比较喜欢的演讲对象是三类人: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大学生。1994年,一位朋友结婚,黄鸣的全部财产只有太阳能热水器,只好送一台作为礼物。
中国无锡尚德的施正荣荣登最环保富豪。但是,尚德成立之初的两年,进展并不顺利。
当时,施正荣非常坚定,第二条线必须上,没钱也要上。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以上市开盘价20.35美元计算,持有6800万股尚德股权的施正荣身价13.8亿美元,当日即跻身中国百富榜前五名。
50兆瓦的生产线投资要5亿元,彭小峰当时只有3亿元,剩下的2亿元怎么解决?彭小峰找到他的贸易公司一家供应商——江西新余双龙集团,通过双龙集团与新余市政府的官员谈起了自己要做太阳能产业的设想。就这样,黄鸣自己试制太阳能热水器,做成一台,送人一台,还给别人推销讲解,一个人上楼顶帮别人安装。
在尚德最艰难的时候,曾两个月发不出工资,靠股东担保和银行贷款才渡过了难关全产业链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将改变市场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让企业具备驱动市场、刺激消费、开拓产业的竞争力。许多不具备条件和竞争力的企业与地方政府也急于赶上国家政策列车,却忽视了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正元对记者说。
实现同一标准、同一体系,在同一工业园内的全产业链集成。究其原因,模式单一、盲目扩张拖垮了一批企业和地方政府。
但纵观我们周边的生活,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对太阳这一庞大资源的利用却是少之又少。除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贯穿,工业园还打通了上下游的瓶颈,建立了集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人才五位一体化的光热产业园。
这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制造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善的太阳能光热工业园,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在未来3-5年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热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过,拥有从最上游的矿砂中制成玻璃毛坯管生产制造工艺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只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
今后,不出洛阳,便可以实现从矿砂、高硼硅玻璃毛坯管、航天集热管、水箱、支架到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制造。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全面增长,太阳能光热作为中国在全球具有较大话语权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今后5年将迈入规模扩张的快车道。四季沐歌总裁李骏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据悉,国际太阳能光热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太阳能利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及共青团中央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等已经先后落户四季沐歌,为实现太阳能光热技术的持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解决社会就业等提供了持续创造力。
太阳能产业或许会成为十二五规划4万亿元新投资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我们所要做的,则是扎实内功、完善布局、借势扩张。
未来5年,我国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节能减排指标的迅速提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还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全产业链突围路径据了解,多年来国内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一直呈现区域化聚焦态势。
作为同时横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产业的太阳能光热,显然正当其时。但要想摒除模式单一、盲目扩张的产业困扰,竞争力创新选择成为突破口——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是什么?太阳。